老年健康科普丨老年高血压的预防

来源:县民政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5-08-28 10:03
字号:
收藏

1、什么是老年高血压呢?

图片

PROTECT YOURTEETH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与一般成年人相同:

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同一时间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02

2、老年高血压的危害是什么?

图片

PROTECT YOURTEETH

①对心脏的危害: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也会导致心绞痛发作,以及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脑出血(脑卒中、偏瘫、失语)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的发生几率要比正常血压的人群高3倍,并且在发病之前很有可能没有明显的征兆,发病比较急。

 ②对脑部的危害:当血压过高时会引起脑卒中、脑出血等脑部疾病,致死、致残率是非常高的,比如偏瘫等。

③对肾脏的危害:会导致肾功能衰退,出现尿蛋白、夜尿增多等,甚至出现肾衰、尿毒症等。

④对眼睛的危害:高血压会引起眼底血管病变,出现眼底出血甚至失明。


03

3、老年高血压用药常见误区

图片

PROTECT YOURTEETH

①凭感觉服药

误区:头晕才吃药,不晕就停药。

风险:导致血压剧烈波动,易引发脑卒中/心梗

②追求快速降压

误区:擅自加大药量或多药联合使用,或使用强效药。

风险:可能引发脑缺血,甚至脑梗死、跌倒等危险。

③跟风用药

误区:“邻居用的药效果好”就自行换药。

风险:个体差异大,适合他人的可能加重你的病情。

④忽视用药时间

误区:认为所有降压药都“晨起服用”忽略血压昼夜节律。

背景:人体血压分杓型(白天高、夜间低)和非杓型∕反杓型(夜间血压不降∕升高)。

风险与对策:杓型:晨服长效药(如氨氯地平)覆盖白天高峰。非杓型∕反杓型:可能需夜间加药(如沙坦类),抑制夜间血压升高(需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判断血压昼夜节律---找医生),避免患者夜间血压失控加速心肾损害。


04

4、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

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图片

PROTECT YOURTEETH

⑴小剂量:从较小的治疗剂量开始应用,根据血压情况,逐渐调整用药剂量,直到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

⑵长效:尽可能选择长效制剂,每天1次用药,持续降压有助于血压的稳定,并且容易长久坚持。

⑶联合:如果单独应用某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采取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⑷个体化:每个人的自身情况、血压波动情况都不一样,每位患者的用药选择都不一样,所以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降压药。

05

5、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中如何预防呢?

图片

PROTECT YOURTEETH

⑴每天总食盐摄入量小于5g。

⑵摄入多种但不能过量的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粗粮、脱脂奶及其它富含钾、钙、膳食纤维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⑶保持规律的活动,保证充足睡眠,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活动场所空气清新、无障碍物、温度适宜。

⑷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消除心理紧张等因素。

⑸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一般5次∕周,每次30分钟,冬季选午后阳光时段锻炼。

⑹随着季节的变化注意增添衣物,注意保暖,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血压的调节能力差,常出现季节性血压波动现象。

⑺戒烟,戒酒,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