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康乐:以医疗为保障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
甘肃省自2016年启动医养结合工作,通过建立政策体系、开展试点工作、扩大服务供给、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促进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8月12日,国家行业媒体、部分中央驻甘媒体和省级主流媒体走进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集中采访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
据康乐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段文娟介绍,康乐县距省城兰州108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这里生态环境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且康乐县是中药材大县,中药材面积年均5万多亩,主要以当归、柴胡、羌活、黄芪、大黄、党参等药材为主,这些药材都可以很好的运用到中医药健康养生当中。
甘肃省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是临夏州首家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是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边医边养、综合治疗为目的的全面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的综合医疗机构。
走进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翠绿的草坪,而草坪正中央矗立着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的门诊楼,楼内就诊大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医护人员正在井然有序地为病人办理挂号、缴费等就医流程。
据了解,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自2023年7月25日开业运营以来,通过专科联盟建设,共请来了26名省级著名专家坐诊,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著名专家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专家们的言传身教,给医院的医护人员做现场培训指导。
“医养结合是未来解决老龄化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协助医院不断地学习国际国内最新的医养理念,掌握最新动态,把医疗和养老充分结合起来,利用我们国家特有的中医中药养生理念,在老年人慢性病和心理健康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更多的医护人才,把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起来。”在中医科诊室,长期在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开展帮扶工作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王轶教授说。
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院长杜发昌表示:“我院所突出的医养特点:一是在内科设立了健康评估室和老年人健康咨询室,在老年病科设立了老年病病房、养老服务办公室、疗养公寓、娱乐活动室、生活照料中心,在康复科设立了老年人功能锻炼室,为充分解决康乐县老龄化问题和医院长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突出中医中药在老年人养生需求和治疗慢性病中的作用,设立了中医科、康复科,强化对老年人慢性病管理,聚力打造中医药医疗服务新高地。”
在住院部病房,一位有着30多年腿疼病的老人马奶奶告诉我们,“刚来医院时我是被家人搀扶着进来的,经过11天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现在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这里环境和就医条件都很好,医护人员认真负责,我住在这里感觉很舒适,很安心。”
“我们照顾的都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每天要做好基础护理和检查,随时掌握老人健康状况,一旦发病能够及时给予救治;我们还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除了日常工作,我们还会陪老人们聊天散心,让他们生活在像家一样的环境中,保持心情舒畅,更加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有七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主管护师马秀英深有体会地这样说到。
据悉,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探索创建了符合中国现状、政策法规、经济环境条件和居住条件的新型医养模式,改变医生将老年病人只医而无养护的传统观念,将有慢性病的老人视为特殊的病人,破除陈旧观念的介入,细致的了解和统计所患疾病的病种数据,深入而全方位的解决病人的需求、医疗行为、心理问题和康复锻炼。
康乐县医养中心结合医院院长杜发昌表示,接下来,医院将创新意识、引领全院医务人员、护理团队,嵌入式规划医院发展,引导病人转变只医而不养的传统观念,调整自身心理素质,和医护团队协同做好医养,以综合医疗为基础,以中医、康复为特色,抓好“一老一小”服务体系项目建设,缓解老龄化和少子化带来的压力,为社会提供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