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文旅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来源:县文广旅游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3-05-25 11:03
字号:
收藏

一、基本情况

康乐县境内河谷纵横,群峰迭翠,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富集,有莲花仙境、白石暑雪、胭脂印月、雪绣白桦、海甸平湖、麻山雄关、云端丝路、药水灵津、亥姆晨烟、蜂窝古寺十大自然景观。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胭脂湖景区、草长沟景区),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竹子沟景区、白桦林景区、河口景区),有桃花岛、麻山峡、西蜂窝寺、亥姆寺、海甸峡、線家楼、龙头山公园、县博物馆8个旅游景点。有3家三星级旅游饭店(憩园宾馆、星海宾馆、金鑫饭店);有农家乐80余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1家(多福农家院),三星级农家乐6家,丙级旅游民宿1家(野望阁民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花儿(莲花山花儿会)”。全县有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县图书馆馆藏图书50000多册。县内有建档文物保护单位138处,其中县级以上文物保护遗址15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边家林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王家遗址、苏土司城址、線家楼)、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博物馆藏品3780余件(其中国家级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162件)。2013年创办了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是全省唯一一家以牛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收藏与牛有关的文物109件(套),牛文化书画摄影作品100余幅。

目前,全县培育文旅类市场主体125家,旅游从业人员约2000人。八松乡纳沟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康乐县先后荣获“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县”等荣誉称号。

二、旅游经济指标

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112.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9亿元。

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160.70万人次,同比增长43.62%,旅游综合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42.11%。

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128.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9亿元。

2023年截止目前,全县接待游客人数169.29万人次,同比增长28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白桦林景区共接待游客28.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3.6万元。全县主要游客来自州内,占80.5%,临洮、甘南、兰州、青海等州外游客占19.5%;过夜游人均消费500元,一日游人均消费280元。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康乐县共接待游客25.13万人次,同比增长153.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70.71万元,同比增长181.79%,旅游人数和收入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到2023年末,力争年接待游客达到251.3万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25%;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8%。

三、项目建设

2019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八松乡乡村生态旅游扶贫项目、旅游大通道一级驿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6个文旅项目,总投资为5.4亿元。2023年共谋划了文旅项目5个,总投资为10.3亿元;计划实施项目2个:旅游大通道一级驿站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和康乐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传承展演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为2.1亿元。

四、节会活动

先后高水平举办了冬春季文化旅游节、莲花山花儿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会活动,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陇越骑联”甘肃省第三届自行车长征赛联赛康乐站赛和康乐县2023年机车文化骑行活动,我们将持续扩大节会带动效应,全面展示新时代“十美康乐”。

五、康乐文化

康乐县,古称“长乐”、“安乐”、“蓝川”,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康乐是古丝绸之路的通衢,唐蕃古道的要冲,古代各民族“茶马互市”的活跃区。这里是传说中的貂蝉故里,是胭脂赤兔马的产地,也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祖籍地,是通往河湟、洮岷的战略要道,彩陶文化、丝路文化、花儿文化、稼轩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康乐素有彩陶之乡、药材之乡、“花儿”之乡、旅游之乡的美称,是旅游、投资、开发的理想地。

(一)康乐是彩陶文化的博览园:康乐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址,其中边家林类型属于马家窑类型到半山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是马家窑文化四大文化类型之一;陈列于县博物馆的彩陶,造型端庄,图案精美,线条流畅,构图严谨,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二)康乐是花儿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由唐、宋以来的吐蕃民族“踏歌”演变而来,属于“洮岷花儿”的北路派,流行在莲花山附近的汉、藏群众中,是康乐民间艺术瑰宝,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和传唱。莲花山景区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于“中国花儿保护基地”称号,“莲花山花儿会”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康乐是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康乐是临夏州内唯一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第四军12师长征经过景古地区(莲麓镇、景古镇、五户乡)时,曾在景古镇景古村的缐家楼设立先遣军部。1996年4月,線家楼被中共临夏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建成康乐县景古红色政权革命纪念馆。以上两处已成为康乐县红色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今后,县文旅局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文旅首位产业的目标任务,坚持全域全季节发展方向,推进景区景点升级、精品线路贯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水平提升,凸显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族民俗、红色文化等特色,重点打造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风景线,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打响叫亮“花儿故乡·生态康乐”文旅品牌,使康乐县成为黄河文化旅游黄金带上的重要节点和旅游目的地。



                        康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