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心灵 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康乐县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进校园服务项目启动
3月15日下午,康乐县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进校园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康乐县城东小学举行,为37个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授牌,为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12名成员颁发聘书。教育局副局长马娟主持启动仪式。
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丁立荣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健康的体魄,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和青春靓丽的心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进校园服务项目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符合时代、社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对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他强调,要灵活多样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社会力量,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好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要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确保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他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以此壮大心理健康核心团队力量。学校要把这项工作列入教师培训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统筹谋划安排;学科教师要学习掌握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课堂教育教学中,由点到面发挥好带动辐射作用,能够更多更好的解决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核心团队成员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意识,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要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既要辅导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更要关注个别差异;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核心团队进校园服务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学校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要普及、巩固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康乐县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进校园服务项目的启动,其目的就是呵护每一名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心灵的塑造在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进校园活动,一定会在春天里播下希望的种子,在秋天里收获甘甜的果实,一定会迎来康乐教育蓬勃发展的光明未来。
教育局班子成员、调研员、各股室负责人,各学区区长、初中校长、职校校长、县直各学校(园)长、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进校园项目组成员、城东小学部分教师及4至6年级学生参加启动仪式。